北沙參種子

北沙參:又名沙參,珊瑚菜,為傘形科,珊瑚菜屬。主產于遼寧、吉林、河北、山東、內蒙等。
生長習性
對氣候適應性強,抗嚴寒,怕澇,不能重茬。分秋播和春播冬播一般在十月一日以后,至上凍之前,選好地塊,土層深,腐質土多,施足底肥(以各類餅肥或磷鉀肥、嘉吉復混肥、復合肥、優質圈肥為好),并深翻土地,起垅或做畦,然后開溝播種,溝深5-6厘米,種子均勻撒入溝內,每畝用種量為10市斤,復土3厘米,踩實或用磙子鎮壓。冬播的種子播種之前,請用溫水浸泡半天,可拌些細砂,以便撒籽。春播的種子必須經過冬藏處理,方法是將種子用水浸泡2-4天,出水后,按1份種子摻3份砂子拌勻,鋪在室外坑內,厚度以20-30厘米為宜,然后蓋土15-20厘米,來年春天便可取出播種。
田間管理
冬播的當年不出苗。上凍前可大水澆灌一次,然后可撒一層搗細的圈肥,以利保墑。來春及時檢查地面表土流失情況,如干旱及時澆水。
無論冬播、春播,一般出苗在谷雨節前后,出苗前和幼苗期不太干旱盡量不澆水,當長出2-3片真葉時可按株距5厘米左右定苗。
幼苗期要及時中耕除草。中耕深度一次要比一次深,保持土壤疏松散軟以便抗旱保墑和促使根部深長,7月后苗已長大,不必再中耕,可及時拔除雜草。
第一次追肥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,畝用尿素15公斤左右,第二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,可追施復合肥、碳銨等,每次追肥后馬上澆水。
病蟲害防治
出苗前后,螻蛄危害嚴重??捎?0%敵百蟲配液澆注或制成毒餌誘殺。5-6月,地老虎危害莖葉,可用2.5%敵殺死配水結合澆水灌注。發生蚜蟲:可用70%艾美樂或樂果噴殺,鉆心蟲一年發生5代抓住卵期及幼蟲時及時用2.5%敵殺死噴藥除治。
病害主要有銹病,發現后可用43%好力克3000-4000倍液噴治或百理通2500倍液。
收獲加工
秋分至寒露節收刨。挖時先從第一壟順壟刨出。將刨出的沙參掰去蘆頭以上部分,把根部用水洗凈,按大小分開,放在沸水中燙煮,燙煮時上下翻動,以手指能把參皮剝下為適度。燙煮過火、易被煮爛,火小皮不易剝。湯好后撈在筐內,在后再煮下一鍋,煮燙的數量夠當天加工為宜。將煮燙的沙參剝去表皮。
成本分析:以2015年為例,籽種投資暫可忽略不計,耕地、底肥300元,追肥、澆水、農藥合計200-300元,機器收獲需250元,雇人剝皮需700-900元,合計在1500-1700元之間。因今年散戶為主,可扣除收獲和雇人剝皮費用,則投資可按600元計算,但這樣的話,一畝地就要一家人忙多半個月時間。按今年畝產干貨200-250公斤,單價15元計算,畝毛收益在3000-3500元,如小散戶,自己采挖加工,則收益在2400-3000元,效益尚可,但前提是不能怕麻煩,不把工值工值計入成本。
效益分析:如果按正常年畝產量計算,畝產300-400公斤,則凈收益將達到3000元以上。同時,單產量高,就意味著產品個頭大,質量好,賣價自然就會更高。因此,扣除災年減產因素,以當前價位計算,農民種植北沙參還是有一定效益和積極性的。
行情分析:北沙參單產高,有傳統習慣種植基地,生產穩定;銷售渠道集中,有利于行情穩定;質脆、不易存儲,大資金難以介入。因此,北沙參歷史上行情周期性較為明顯,隨市場大周期變化而波動,波峰少、波谷時間持續長。北沙參為補陰要藥,又是藥食兩用品種。從古至今都是一味常用藥。據不完全 統計,目前年需求量在5000噸左右。而今年主產區總產量總計4800噸左右,貨源稍缺;但加上安國市場和內蒙陳貨庫存,產銷基本平衡。筆者認為:近期北沙參行情應以小幅上漲為主.